近日,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《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》(以下简称《通知》),首次在国家层面明确了预制菜的定义和范围,并明确规定预制菜中不得添加防腐剂。这一举措对于规范预制菜市场,保障消费者权益,推动预制菜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
《通知》明确指出,预制菜也称预制菜肴,是以一种或多种食用农产品及其制品为原料,使用或不使用调味料等辅料,不添加防腐剂,经工业化预加工(如搅拌、腌制、滚揉、成型、炒、炸、烤、煮、蒸等)制成,配以或不配以调味料包,符合产品标签标明的贮存、运输及销售条件,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。
对于预制菜的范围,《通知》也进行了明确界定。预制菜包括即食食品、即热食品、即烹食品以及即配食品等,但不包括主食类食品,如速冻面米食品、方便食品、盒饭、盖浇饭、馒头、糕点、肉夹馍、面包、汉堡、三明治、披萨等。即食食品如八宝粥、即食罐头等,即热食品如速冻汤圆、自热火锅等,即烹食品为须加热烹饪的半成品菜肴,即配食品如免洗免切的净菜等。这一范围的明确,有助于消费者更加清晰地了解预制菜的产品种类,从而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食品。
数据显示,目前我国预制菜加工企业超过7万家,2023年产值突破5000亿元,正加速驶向万亿元赛道。如何让消费者吃得明白放心?在预制菜的安全监管方面,《通知》要求企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,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,加强风险管控,严把原料质量关,严格食品添加剂使用。市场监管部门也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,开展预制菜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,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。这些措施将有力保障预制菜的质量安全,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。
六部门联合发文明确预制菜定义和范围,强调不得添加防腐剂等内容,是保障消费者权益、推动预制菜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。相信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,预制菜市场将朝着更加规范、安全、健康的方向发展。消费者在购买预制菜时也应提高警惕,注意查看产品标签和说明,了解产品的原料、加工方式和食用方式等信息。对于违反规定添加防腐剂的预制菜产品,消费者可以向相关部门举报投诉,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。
相关资讯/ RELATED NEWS
MORE2024-09-23
2024-09-20
2024-09-19
2024-09-22
2024-04-02
2024-09-18
2024-07-11
2024-09-06